又到了一月一次的销量放榜时,而11月的信息量会更大一些,因为上市车企会在此时披露三季度财报。随着“金九银十”的落幕,以及年终的临近,各家今年的整体业绩基本能估摸得八九不离十。谁能漂亮地赢下,谁又在积蓄力量谋定未来?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01

上汽集团:合资承压自主给力,年终达标够呛

11月4日,上汽集团公布了10月产销快报:当月整车销量58.2万辆,同比下滑2.44%,环比增长12.9%;今年1~10月,集团累计销量为.1万辆,同比微跌0.21%,这也是上汽集团今年以来累计销量首次下挫。

值得肯定的是,上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销量持续上升,前十个月累计销量已达55.6万辆,同比激增.6%。其中,10月份上汽新能源车批发销量为7.7万辆,同比增长58%,终端交付量达到8.2万辆,同比增长.2%,创下新高。

此外,上汽集团10月海外销量继续攀升,达到了8.7万辆,同比增长98.6%;1~10月上汽海外销量达到52.9万辆,同比增长99.4%。

早前,上汽集团公布了年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营业收入.59亿元,同比下滑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36亿元,同比下滑14.75%。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22.24%。

点评:对比上汽集团半年报会发现,三季度拖了今年的后腿,主要原因在于合资板块两大金刚——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受芯片荒所累,销量不尽如人意,利润也跟着缩水。上汽通用五菱虽然卖得不错,一手创造了集团新能源车的漂亮业绩,但其产品的盈利空间实在小得可怜,对于利润的贡献杯水车薪。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过,上汽集团应该有些危机感了,合资板块的下滑不是三季度才出现的,把锅统统甩给缺芯并不合适。曾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对青铜汽车表示,相比长安、吉利、长城等国内头部车企,上汽还处在上一个发展阶段,即严重依赖合资板块,“将自主从合资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是上汽股价再上一个台阶的前提之一”。

值得肯定的是,三季度上汽自主品牌的表现较为亮眼,其中上汽乘用车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辆,同比增长22.84%,上汽大通则同比增长34.81%。

自主品牌的好势头也增强了上汽集团向上的信心。公布财报当天,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为快速发展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自主品牌,公司拟投资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0亿元。未来,飞凡汽车会主攻20~40万智能电动车市场,智己则面向40万元以上市场。

当然,自主板块能否不辱使命,成为上汽这艘大船的主动力,还有待观察。眼下可以肯定的是,集团今年的销量目标悬了。按照规划,上汽集团全年要卖出万辆新车,而目前只完成万辆。

02

广汽集团:手握王牌心不慌

11月1日,广汽埃安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pzff/1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