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苓散
方剂:白术45g、茯苓45g、猪苓45g(豕苓、粉猪苓、野猪粪、地乌桃、猪茯苓、猪灵芝、猳猪矢、豕槖),泽泻75g。 用法 四味共为末,每次12g,水煎服。 功用 健脾渗湿。 出处 《丹溪心法》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淡渗利水,主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诸证。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主要用于水湿内盛之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与倍量的茵陈相合而成,具有利湿清热退黄之功,适用于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之证。 白术: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神农本草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 《长沙药解》: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药材简述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 茯苓:入药部位,真菌的干燥菌核。性味 味甘、淡,性平。归经 归心、肺、脾、肾经。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相关配伍 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直指方》)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圣济总录》)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圣济总录》)用法用量 10~15g。禁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猪苓:药材基源:挖出后去掉泥砂,晒干 性味:味甘、淡,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药性论》:微热。 ③李杲:淡甘,平。 归经:入心,脾,胃,肺,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阳、少阴经。 ②《药品化》:入脾、膀胱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功效: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注意事项:无水湿者忌服。 药材概述猪苓为我国常用的菌类药材,已有多年的药用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收载。猪苓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早在《庄子》一书中名为“豕零”。《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经集注》记有:“枫树苓,其皮去黑作块似猪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用之削去黑皮。”《本草衍义》载:“猪苓,行水之功灵,久服必损肾气,昏入目”。《本草求真》载:“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入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常用中药材) 泽泻:药用价值泽泻-叶形状(2张) 1、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咸,无毒。 ⑨《药性论》:味苦。 ④《医学启源》:气平,味甘。 ⑤《本草蒙筌》:甘酸,气寒。 2、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 ②《本草衍义补遗》:入足太阳、少阴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 ④《本草经巯》:入肾、脾。 3、功效: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 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 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 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4、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5、用药禁忌:肾虚精滑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海蛤、文蛤。 ②《别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 ⑤《医学入门》:凡淋、渴,水肿,肾虚所致者,不可用。 ④《本草经疏》:病人无湿无饮而阴虚,及肾气乏绝,阳衰精自流出,肾气不固精滑,目痛,虚寒作泄等侯,法咸忌之。 6、常见方剂: ①《素问病机保命集》白术散:治臌胀水肿:白术、泽泻各半两。上为细末,煎服三钱,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三十丸。 ②《金匮要略》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 ③《纲目》三白散:治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晕引饮:泽泻、白 泽泻-中药材 术、白茯苓各三钱。水-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温服。 ④《妇人良方》泽泻散:治妊娠遍身浮肿,上气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泽泻,桑白皮(炒)、槟榔、赤茯苓各五分。姜水煎服。 ⑤《千金方》:治湿热黄疸,面目身黄:茵陈、泽泻各一两,滑石三钱。水煎服。 ⑥《外科正宗》:治寒湿脚气,有寒热者:泽泻、木瓜、柴胡、苍术、猪苓,木通、萆薢各五钱。水煎服。 ⑦《宣明论方》泽泻散:治小儿齁蛤,膈上壅热,涎潮:泽泻一分,蝉衣(全者)二十一个,黄明胶(手掌大一片,炙令焦)。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米汤调下,日进二服,未愈再服。 ⑧《素问》:治酒风,身热解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⑨《圣济总录》泽泻散:治风虚多汗,恶风寒颤:泽泻、防风(去皮)、牡蛎(煅赤)、苍术(米泔浸,去皮,炒)各一两,桂(去租皮)三分。上五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温粥饮调下,不计时。 ⑩《经验方》:治肾脏风生疮:泽泻、皂荚,水煮烂,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以温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7、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涩,诚为行去其水。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②《医经溯洄集》: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之功。 ③《本草蒙筌》:泽泻,多服虽则目昏,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目昏。二者不可不知。 ④《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复云久服轻身、面生光,陶、苏皆以为信然,愚窃疑之。泽泻行水泻肾,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谬可知。 ⑤《本草汇言》:方龙潭云,泽泻有固肾治水之功,然与猪苓又有不同者。 ⑥《本草通玄》:盖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⑦《药品化义》:凡属泻病,小水必短数,以此(泽泻)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治水泻湿泻,使大便得实,则脾气自健也。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则真水得养,故消渴能止。 ⑧《本草正义》: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 观赏价值本种花较大,花期较长,用于花卉观赏。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哪治女性白癜风好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pzff/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道家养生,补身养生药茶大全,赶紧收藏
- 下一篇文章: 资讯林交会来宾考察油用牡丹木瓜特色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