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白癜风的原因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4537947.html

与你一起读过的第篇文章

春节过年,岁岁年宵花大盛,如今不独为花城广州所有。买花摆花,城市人用鲜花来代替陆续被禁放的烟花爆竹,在家里竞相陈列寓意吉祥的各种花果,逐渐已成为南北各地的新民俗了。但清高的文人不甘于流俗,风雅的北方文人过年要折取干枝蜡梅做瓶插,画家则多画《清供图》应酬。开封老书家桑凡先生还在世的时候,每年自农历十月初一开始,他在自己位于大相国寺隔路尚没有暖气的旧楼房里,要应时取出家藏的钧窑鼓钉洗,把这大敞口的古器物擦亮,精致地摆上三五枚品相好的黄木瓜做清供自赏。得了人气与文气氤氲浸润的木瓜,越放越油亮,活色生香,直到过春节来人多还香气扑鼻。摆果闻香,这是宫廷和贵族的传统。闻香总离不开木瓜、金橘、佛手、香橡等。

旧年木瓜挺金贵的。我的老家属于古怀庆府,山区邻着名胜云台山,是“竹林七贤”笑傲山水并流连忘返之地。但“文革”风暴中,曾在山村大路口,经历过敲锣打鼓迎接芒果的热烈“巡礼”情景。不久,我在姑姑家得到了这样一枚充着芒果而用过的木瓜,姑姑对我说,把它放到床头柜子里,可以为你的衣服和书本添香。这个木瓜,放了好长时间,一直还是黄而香的,干缩变小了它还不烂。那时候,老家并没有木瓜树,得到个木瓜纯属“偶遇”,这是我少年时的宝贵记忆之一。

木瓜树忽然就变多了。城市总是在变大变洋气,建设者不停地毁绿又植绿,绿化带变身景观廊道,常青树与落叶树混合着,高低有序,将好些种树木夹杂在一起做景观。远方的木瓜树到此落地生根,春华秋实,果实从小变大,由绿变黄,初冬的时候,成熟的木瓜落地很多,人们都捡不尽。木瓜树不为人们察觉的一个特点,是其树干树皮美似白皮松,斑斑驳驳,皮色类似流行的迷彩服。经过霜打之后,其树叶变红,红叶黄木瓜,果实累累,很是美观壮观。木瓜不稀罕了!每年从夏末秋初,我先是摘葫芦当作书斋清供,然后再用木瓜。一个月多一点,葫芦就生出霉斑变烂,木瓜则可以放两个月多一点,七十天左右,但也相继褐烂,总放不到春节过年。人在暖气房里过冬是舒适了,但木瓜摆放的时间短了许多。

木瓜古老,且种植广泛,它又名药木瓜,南北各地都有的。但李时珍却说:“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胡适虽然是皖南人,却不像留心故家风土的鲁迅与周作人一样,他不曾留意过家乡一带出产的好木瓜。《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是一本有意仿造如《论语》一样的书,挺有趣的。也是春节之前,年1月24日,午饭后的水果是木瓜。先生问:《诗经》里“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是不是就是今天吃的木瓜?胡颂平回答:这种木瓜好像只有南方各省才有,台湾也有。但“卫风”是现在河北省大名县及河南省卫辉、怀庆两府一带的地方。这些地方生产的木瓜,怕不是我们今天吃的这种木瓜。胡适不罢休,随手在书架上抽出《诗经》来看,仍然不得要领,便嘱咐胡颂平找《植物大辞典》来,替他摘录其中的要点。药木瓜、番木瓜,木瓜难为住了大学者胡适。但他“知之为知之”的虚心,的确也类似孔子学稼的典故。

-作家简介-

何频,本名赵和平,河南修武人,散文随笔作家、专栏作家和文化学者。出版有《羞人的藏书票》《只有梅花是知己》《文人的闲话》《茶事一年间》等多部作品。其中《看草》和《杂花生树:寻访古代草木圣贤》,先后获评年度和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作家新作签名版点击阅读原文预定

END

合作联系

链接城市与乡村

社营农创书店影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sltx/1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