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畔上的木瓜树杨改朝
挖掘东塬资源,弘扬东塬文化,结识东塬文友 崖畔上的木瓜树 农谚曰:小麦上场,木瓜半瓤。每年麦收之际,老家崖畔上的木瓜便现出叶间。翠绿色的个头,如鹅蛋般大小,缀于枝头。山风吹过,枝动果摇欲坠。小时候,每当此时,约三五个伙伴,带上长长的,挷着铁钩的木棍,站在沟崖边,小心翼翼地采摘回一颗颗木瓜。用带钩的木棍采摘木瓜,是要带一截枝杆的,有时候,不小心木瓜会从枝头坠落,瞬间滚落沟底,无影无踪,怜惜得人半天唏嘘不己。采摘回的木瓜,如获至宝。坐在沟边的草丛间,一颗颗地摘下,剥开绿色的皮儿,内裹着几枚状如玉米粒般大小的果仁。这些小果仁是不能吃的,须再小心地剥开来,里面卷缩着豆瓣形,绿的仁,脆而油香,于食鲜杏仁有异曲同工之美。也有未熟的木瓜仁,剥开果仁来,裹一包汁水,只能边吮吸边叹息,可惜了这枚果实儿。那年月,能吃的时令水果少得可怜。麦收时节,村子里唯一的几棵杏树,杏青时,皆被孩子们偷食尽净。搜寻吃食的目标,唯有瞄准了木瓜。木瓜,又名文冠果,落叶乔木,生于北方。不择土壤生长,于沟边、崖畔一棵棵的蓬勃生长起来,遇到生长环境好的地方,常常连成一片。早春四月里,雪白的木瓜花开了,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山野间,远远地望去,像是落了一片薄雪。木瓜树,落花重,落果轻。但凡座了圆圆的木瓜儿,必定会结出一个有模有样的正果。木瓜果,一般果皮青中泛白时,皆为果仁包满,如果再生长半月余,果皮便转为褐黑色,整个木瓜便算成熟了。成熟了的木瓜,果仁坚硬,呈褐黑色而圆滑,不可食之。常穿成珠链状,戴于手腕、脖子上把玩。遗留于木瓜树枝上的成熟木瓜,熟透之后,有的开裂脱落于沟底,有待于另僻境地,生根发芽,繁洐生息。也有被獾巧取而食之。獾对于木瓜,情有独钟,为了食之,不惜身家性命。常爬行于崖边,瞄准木瓜树枝上的木瓜果,两只前爪子抱住头,身体卷缩成球状,腾空扑向那枚长于枝梢的木瓜,木瓜果受到猛烈的震荡,便脱离枝稍,瞬间与獾的身体,同时落入沟底。獾的身体较柔软,用此方法取食,亦为生存之道,毫发未损,从而得到美味食物。岁月前行,时光荏苒。如今,每每麦收时节,回到老家,望着崖畔上的木瓜树,那些木瓜果儿,正于枝叶间频频晃动着圆鼓鼓的身影儿,勾起我童年难忘的回忆。站在老家的崖畔,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别了!崖畔上的木瓜树!别了,我永远充满了乡愁的老家。-06-04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sltx/8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提醒大家得了慢性胃炎忌2物,喝2茶,吃
- 下一篇文章: 梅塘某果园一棵木瓜树惊现剧毒过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