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

——《论语·宪问第十四》

章旨:

孔子论报德报怨之道。

注释:

德:恩惠。

解读:

孔子虽然主张“不念旧恶”,对于人家加诸自己身上的恶、怨,可以一笔勾销,无需报复。人生在世不必如此的睚眦必报。但是有人问起“以德报怨”的做法时,孔子从逻辑上做了一个论辩,反问道:“何以报德”很巧妙的将问题引向了另一个论点。一个人怎么样才能是报德。我们知道自然间有很多报恩的故事,很感人,但是如何报德,这个命题,我们很多人一听就是一脸的蒙。怎么样才是报德。其实,仔细一想,我们通常所说的恩德。就是一种报恩,报德了。

儒家思想是基于人情的,对待亲属有远近之别,即爱有差等。处理恩怨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做出差别。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爱好和平是我们的民族本性,历朝历代对待边疆或者蛮夷之人,讲究的都是和。应用而生的就是古代的和亲制度。孔子在反问之后,提出了他的观点,以直报怨。对待他的“怨”,只要以“直道”来回报他即可。这样有公理正义,是非曲直,明辨于理。儒家是和的文化,但是一定是合乎道义的和文化,只要违背此道义,就可以小子鸣鼓而攻之。

相关名言名句:

多一次原谅别人,就多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释证严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有什么感想吗?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北京大学结业证书。联系-/。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标准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sltx/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