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山里的拿熟了,那清甜一辈子忘不了
宜丰山里的细崽哩 小时候都吃过这种野果吗? 晓得它叫啥名字么? 据说 吃了这种绝世美味 能释放体内的“洪荒之力” ↓↓↓ 看到图,是不是感觉很亲切?它的名字是不是已在你脑海里呼之欲出?对,它的名字叫牛卵坨,又称之为“拿”。 最近小编看到朋友圈有很多网友在晒“拿”,外地打拼的宜丰朋友,是不是馋了啊?看得到吃不到!哈哈,别阻止我国庆去摘牛卵坨!宜丰山上非常多哦! 还在宜丰生活的孩纸,赶紧上山吃上几个,一定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回味童年吧。 有时候,我们怀念的并不是某个人,而是那段无法复制的时光…… 牛卵坨(拿) 关于拿,我所剩的记忆几乎少得只剩下它的美味和名字了,以致于今天想写点关于它的东西,困难得几乎像给人介绍一个深居山林的隐士,神秘而又不可触摸。 是的,拿对我来说确实像隐士,一是它的生长环境,二是它的特别的滋味,三是它留给我的记忆。它极像武侠小说里的高人,耳闻的有,了解的却不多,一旦出手就是致命的。吃过拿的人,一定会赞成我的说法。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吃到拿的,模模糊糊记得是在家中放稻谷的粮仓里得到的。那是我邻居伙伴们放在里面的,他们去深山摘来拿后,把一些没有成熟的放在带壳的稻谷里,或者是米糠中,放上一段时间后它会自然的成熟。我至今搞不懂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但是拿确实能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熟。 牛卵坨(拿)是木通科的一种藤本野果,学名钝药野木瓜,在中国南部、长江流域均有分布,俗名有牛卵坨、哪瓜、拿壳、野香蕉等,由于它的果实形似牛的生殖器,在湖南和江西等地叫做“牛卵坨”。果肉沁甜,浓香,滑嫩,口味独特。具有美容养颜保健,清理体内垃圾,提高免疫力等奇特功效。长期食用使人面色红润生辉,消除皮肤皱纹及色斑色素等。 拿的藤可以沿着树木一直生长出去,然后四处漫开成网状,果实挂在高高的树上。拿的出身因此显得比其他的果类要高贵得多,要找它,得翻山越岭,进入丛林,面临毒蛇害虫的威胁,十分不易。 成熟后的“拿”,果壳会像贝壳一样张开,那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张开。对于不懂得的人来说,那意味着一种残缺因而不完整,但是对于懂得的人来说,这样的张开实在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残缺因而完美。吃的时候将外壳剥掉,里面的果瓤就现出来了。剥开外壳的那一刹那,一股极具杀伤力的香味扑入鼻中,一瞬间整个人都醉倒了,那种场景类似于一个酒鬼打开一坛密藏已久的老酒。 吃“拿”有点像吃石榴,就吃那么一小点瓤。“拿”的瓤略显白色,像香蕉,瓤内的籽却是锃亮的黑,食用时抿瓤吃下,吐掉籽。偌大的一个果实,果肉却少得稀奇,显示出造物主吝啬而又合理的一面。因为倘若不是这么少的瓤,“拿”或许就不会这么美味了。 成熟的拿,常常是鸟儿们的最爱,如果不被人摘走,就会被鸟儿吃掉果壳里的瓤,只剩下空荡荡的果壳。所以,拿在我们农村最广为人知的传言莫过于这句话了:“牛卵坨,八月瓜,九月炸(张开成熟之意),十月摘来哄娃娃。”这句话是说牛卵坨(拿)八月挂果,九月成熟,到了十月就只剩果壳了,里面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注:这里的月份是农历的月份)。 每当这个季节就特别想回家,因为家里的牛卵坨(拿)熟了,不是嘴好吃,而是想念久违的味道,有报名一起去我家的吗?我带你们尝遍家乡的美味! 一只从春夏秋走来的 香拿 掉进了童年时走来的嘴巴 哇~ 你吃出来了吗 好甜呀 …… 小时候的我超喜欢的拿,也有你的童年吗? 科普环节 拿的医疗作用: :小便短赤;淋浊;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汁不通;疝气痛;子宫脱垂;睾丸炎 :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 :苦;凉 :为木通科植物五风藤、宽叶八月瓜和小花八月瓜的果实。 :内服:煎汤,3-9g。 :膀胱;心;肝经 拿的食疗价值: 鲜品味甘,性微寒。能益胃生津,清热利尿。干品性平,能疏肝理气,散结,利尿。 含糖类和少量没食子酸。 用于胃热烦渴,或反胃少食;膀胱有热,小便不利。干品治肝郁气滞,腹痛,胁痛,疝气痛,瘰疬。 鲜品生食,或煎汤服;干品煎汤,或浸酒服。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ls/1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云南土生土长的尤物你认得几个
- 下一篇文章: 木瓜蛋白酶喷雾干燥塔木瓜蛋白酶喷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