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脾虚质儿童亚健康状态的食疗药膳调理
《养生防病》微刊53期 偏脾虚质,为脾胃机能虚弱,或兼有脾虚湿盛状况,是儿童亚健康体质状态中比较重要而且常见的一种,常见表现有形体瘦弱或稍胖,肌肉松散,好静懒动,经常疲乏,面色无华,口涎较多,食欲较差,食量不大,或有偏食,大便偏稀,唇色、手指甲、脚趾甲偏淡,容易罹患泄泻、厌食、积滞等病证。检查舌质偏淡较胖,或舌边有齿印,或有白腻苔,指纹色淡,脉浮缓无力。 偏脾虚质的发生,常因先天脾胃功能虚弱,后天乳食没有节制、饥饱失常、偏食过食生冷黏腻食物,或滥用药物、营养过度等,饮食失于调摄,或是经常患病、久病不愈,损害脾气等原因引起。另外,因为脾主运化,既主运化水谷,亦主运化水湿,所以脾虚极易产生内湿,因此偏脾虚质亦经常兼夹湿邪内盛。 偏脾虚质儿童亚健康体质的调理原则宜补益脾胃、健脾祛湿,即通过增强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与食物精微的吸收,充养人体气血营养,祛除湿邪病理产物,预防脾系疾病的发生。 偏脾虚质的饮食宜忌 适宜食物:宜食味甘性质偏温,具有补益脾气、渗湿除湿,或味酸、辛香,具备醒脾开胃、改进食欲、帮助消食作用的食物或药食两用物品,前者如大米、炒大米、锅巴、锅焦、栗子、熟藕、豇豆、胡萝卜、香菇、牛肉、鸡肉、鳜鱼,以及大枣、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等,后者如西红柿、石榴、葡萄、辛香调味品,以及生山楂、炒山楂、乌梅、生麦芽、陈皮等。此外,根据中医“以脏补脏”的理论,可适度选择食用猪肚、羊肚、鸡胗、鸭胗等动物内脏。 禁忌食物:忌食或慎食性质偏于寒凉、滋腻黏腻、破气伤胃且易损伤脾气的食物,如苦瓜、冬瓜、黄瓜、空心菜、芹菜、莴苣、黄花菜、柿子、香蕉、秋梨、西瓜、甜瓜、绿豆、猪肉、螃蟹、牛奶、芝麻、荞麦、萝卜等。 偏脾虚质的药膳调理 1)党参茯苓粥 党参、茯苓各10g,生姜2片,粳米30g。精制食盐少许。 党参、茯苓、生姜择洗干净,生姜切片,加清水煎取汁液,备用。粳米如常法加清水煮粥,粥稠将成后加入煎汁,再加食盐调味。分2~3次随意食用。 健脾益胃、补气温中。 适用于偏脾虚质儿童,由于中焦脾胃虚寒、脾胃消化机能不足引起疲乏无力、面色无黄、纳呆纳差、时有轻度干呕、大便偏稀等不适的调理。亦用于儿童脾胃虚寒型胃炎引起胃痞、胃脘痛等病证的调治。 方中党参、茯苓味甘性平,主入脾、胃经,党参为可用于保健品的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茯苓为传统药食两用物品,有渗湿祛湿、健脾益胃的作用;生姜味辛性温,粳米即大米的一种,味甘性平偏温,两者均入脾、胃、肺经,前者为药食两用物品,开胃运脾、温胃止呕,后者为普通食材,补中益气、健脾益胃。诸物合用,有益气补中、健脾温胃的功效,适用于中焦脾胃虚寒体质的调理与相关病证的调治。 2)健脾化湿茶 党参30g、苍术45g、炙甘草15g、白扁豆60g、砂仁15g、藿香45g、厚朴30g、木瓜45g、半夏60g、赤茯苓60g、苦杏仁45g、茶叶g。 以上各物共研粗末、备用,用时每次取3~6g,沸水冲泡,或与生姜2片、大枣3枚一起煎汤。代茶饮用。 健脾养胃、行气解郁、消食化痰。 适用于偏脾虚体质儿童,由于脾胃机能不足、饮食痰湿积滞出现脘腹痞满、纳呆纳差、口涎较多、面色萎黄、形体偏瘦、疲乏乏力等不适的调理,或引起恶心、呕吐、泄泻等病证的调治。 本方亦称“六和茶”,其中党参、甘草均能健脾补气,白扁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苍术有运脾化湿之功。砂仁、藿香、厚朴和木瓜味辛性温,有行气解郁的作用,其中砂仁因有理气和胃的功效,能缓解胃肠道胀气,有效减轻胃脘、腹部痞满疼痛,和中醒脾,可健胃开胃、增强食欲;半夏、赤茯苓、苦杏仁、茶叶味苦燥湿,有祛湿化痰的作用,茶叶还能消积食、清内热。本方将健脾、养胃、行气、解郁、消食、化痰六效融于一方,对上述诸证均有明确疗效,因此称为“六和茶”,适用于脾胃功能虚弱、饮食积滞、痰湿壅结所致病证的调理或调治。 3)消食鸡蛋羹 淮山药、莲子(去莲心)、茯苓、生麦芽、槟榔各15g,炒山楂20g,炒内金30g,鸡蛋若干枚,调料适量。 以上各物,除鸡蛋、调料之外均研细末,备用。每次用时按鸡蛋1枚、加3~5g药粉的比例,鸡蛋打入碗内,加药粉与适量清水、精盐,用打蛋器打匀后上笼如常法蒸熟,出锅后加适量香油、酱油调味,小葱或青蒜切段做菜头。佐餐食用。 补益脾胃、消食导滞。 适用于偏脾虚体质儿童,因消化功能虚弱而饮食过量,或儿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食少纳呆、胃痞腹胀、干呕乏恶、口臭口黏,或大便溏泻、泄泻物臭秽等不适或病症的调理或调治。 本方亦称“健脾消食鸡蛋羹”。方中治本方面有淮山药、莲子、茯苓,均为健脾益胃、增强胃肠消化作用的药食两用物品;治标方面有生麦芽、炒山楂、槟榔与鸡内金,皆为消食化滞、促进胃肠消化的药食两用物品。鸡内金“以脏补脏”,与鸡蛋一起可增强补脾益胃治本的功效;此外,鸡内金消食化积作用较强,可增强方中消食导滞治标的作用。全方合用,共奏补脾益胃、消食导滞的功效,适用于儿童偏脾虚体质的消化不良的调理或相关病证的调治。 4)锅焦止泻糊 饭锅焦、炒大米、炒白扁豆各g,炒薏苡仁g,莲子(去莲心)、炒白术各g,陈皮g。白糖适量。 以上各物共研粗末、备用。用时每次3~6g,加适量白糖、沸水调匀。趁热空腹食用,1日2次。 健脾益气、和胃利湿。 适用于偏脾虚体质儿童,出现形体偏瘦、面色无华,纳差纳呆、胃痞腹胀,大便偏软或稀溏等不适的调理,或大便次数较多、泄泻清水、完谷不化等病证的调治。 本方亦称“健脾止泻茶”。方中饭锅焦、炒大米为食材,莲子为药食两用物品,味甘性温,具益气健脾补中、和胃渗湿止泻之功,特别是饭锅焦、炒大米,经炒黄、焦化后温性增加,渗湿止泻作用明显;白术、薏苡仁、白扁豆均有利湿止泻的作用,白术甘中微苦,苦以燥湿止泻;薏苡仁、白扁豆味甘而有健脾益胃补中的功效;陈皮味辛性温,和胃降逆、行气健脾;白糖利尿除湿,有“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蕴意,上述各物除白糖外,其余皆属药食两用物品。诸味合用,有健脾益气、和胃利湿的功效,适用于偏脾虚体质儿童的调理或儿童慢性肠炎、单纯性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 邓沂/文,中医儿科杂志,(3) 推荐阅读: 偏怯弱质儿童的食疗药膳调理 偏阴虚质儿童亚健康状态的食疗药膳调理 偏肺虚质儿童亚健康状态的食疗药膳调理 偏阳热质儿童的食疗药膳调理 偏肾虚质儿童亚健康状态的食疗药膳调理 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懂健康的人,马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ls/5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同出异名表
- 下一篇文章: 药酒配方及配制方法三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