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品读丨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诵唱丨动漫版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朗诵丨赵琛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②,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③。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④。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①投:赠送。 ②报:报答。琼:美玉。琚(jū居):佩玉。匪:通“非”。 ③瑶:美玉。 ④玖(jiǔ九):浅黑色的玉。 《诗经·木瓜》吟唱丨杨懿兰 你送给我木瓜,我把佩玉赠给你。 这不是回报,是永远相好的标志。 你送给我木桃,我把美玉赠给你。 这不是回报,是永远相好的标志。 你送给我木李,我把黑玉赠给你。 这不是回报,是永远相好的标志。 木瓜与美玉的交换 《木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男女之情的民歌。后来,该诗歌成为描述男女情谊的佳篇,也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一日三秋的煎熬让每个恋人都痛苦不已,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方能解此遗恨。但事实又绝无可能如此。如何在分离时抚慰对方的心灵,礼物的出现弥补了这个空缺,让俩人的爱意在遥隔千里时还能如在目前,接续着缠缠绵绵的情意。 《木瓜》中的瓜、桃、李,各种佩玉,就是他们爱情的象征。 你赠我一个木瓜,我送你一块佩玉。爱的信息在其中交互流传,爱的情意在其中增温加深。“来而无往非礼也”,传统礼教也有其自身合理之处。爱人之间不自觉契守着礼节的规范,世人生活中,礼尚往来,更是屡见不鲜。久而久之,我们对“投桃报李”体会得更加深刻。甚至说,我们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不单单是礼,更是人性。 礼,除了礼物,还有礼节的意思。礼物尚且是事物,赠送起来可以切切实实帮助对方。那礼节呢?我们早已不需要见面作揖,叩安下跪这些繁文缛节,老套礼法。但我们仍需要尊敬每个人,孝顺父母,需要一切隐藏在繁文缛节里面的精神。 投以木瓜,报以美玉,两者在价值上相去千里,根本没有等价的可能性。但在两个恋人之间,它们都是无价的。在他们眼里,木瓜与美玉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并不看重其物质价值,重在精神,重在象征。 就像《静女》中的红管草,仅仅一束草而已。但爱人所赠,代表了爱人的深沉爱恋,融汇了爱人的刻骨挂念,情真意重,弥足珍贵。同时,也代表了两个人爱情的天长地久,永不分离。 黄金易得,情意难求。物质的浮躁不能沾染爱情的纯洁,一旦玷污,那就不是爱情,而是交易。 真爱本无价 《卫风·木瓜》中的女孩与《召南·野有死麕》中的男子一样有着好运气,《野有死麕》中的男子扛着猎物回家的时候路遇一位怀春的女子,而《木瓜》中的女子看见一位心仪已久的男子走过,便将一只木瓜投给了他。女孩笑嫣不语,而男孩早已心领神会,忙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玉佩赠送给了姑娘。因为他知道女孩的木瓜饱含着不平常的情意,这“投”也不是普通的投,而是将一颗滚烫的少女的心掷到自己怀里。两千多年前的人们都是以互赠东西来定情,这是一种习俗。 男子回赠玉佩的热烈反映,表示他也爱慕姑娘好久了。尽管自己的玉佩比起姑娘的木瓜贵重不知多少倍了,但是还会觉得它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情意,他是想永远与姑娘相好下去。这位少女在收到男子回馈过来的礼物当然是甜蜜无比,顿时心花怒放,她也知道这也不是普通的回赠,而是一份爱的承诺。自己的可爱、质朴与直接表白,换来了自己的爱情。两厢情愿的感情,终于以一只木瓜连接到了一起,并其乐融融地持续下去了。 在中国古代,甚至到现在,恋人之间的情谊就是以小物品为纽带的。古代时候经常以瓜果、佩戴之物连接感情,在他们看来,一滴水、一朵花、一把扇子等等都表达出深深爱意。如《郑风·溱洧》中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互赠芍药作为定情之物。 唐代女词人晁采的《子夜歌》:“轻巾手自制,颜色烂含桃,先怀侬袖里,然后约郎腰。”意思是说我亲手为你缝制的这条轻盈的丝巾,颜色灿烂得像鲜红的桃花,我先把它放进我的衣袖中,然后再送给你来束扎你的腰身。送给恋人之前先让东西带上自己的体温,让恋人感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相连般的浓情蜜意,耐人寻味。 《诗经》中的还有相似的女子追求男子诗歌,比如《召南·摽有梅》,与《木瓜》中幸运的少女相比,这个女孩的命运就不那么好了。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里的男孩不但没有礼物相送,而且几乎没有搭理女孩。尽管女孩一直渴望自己心仪的那位男孩能够揣测到自己的心思,保持着自己稍有的矜持与含蓄,以诗歌暗示他那么多次,可是等来等去,还是没有等到他的任何回复,只好自己一个人坐下叹气,感叹自己的容颜如梅般凋落。不过要是女孩投一个木瓜给男孩,就像《木瓜》里的女子再大胆一些,面对自己心爱的男子时,不害羞,不躲闪,从容、大胆地把自己手中的木瓜投向他,怕问题也就解决了,而不是喟叹了。 在《木瓜》中,古代男女之间交往把问题简单化处理,不像我们现代人这样拐弯抹角。也许现代人也有自己的理由,看到过太多的付出没有回报,现在已经不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年代,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想着以付出极少换回极多,对待感情也是这样,都在算着自己付出多少,准备收回多少。 正如有人感叹的那样:“现在的男人,就想着用一杯咖啡,去换取一个女人的身体。”这是站在女人立场上的一句话,而男人还反唇相讥:“现在的女人,就想着用一颗别针,去换回一栋别墅。”这样一来还会有真感情吗? 要是现代人能够像《诗经》年代的男女那样简单、执著,不以一副玩玩了事的态度来对待,相信“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几率将大大增加。说实话,其实我们的内心都有一种真感情,当有人爱着自己时候,真的想将自己所有的美玉拿出来,来厚报那个将“木瓜”送给自己、终生托付给自己的人。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其实也是说了一段“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故事: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妻子为了送丈夫一条白金表链佩上他的那块金表,心疼地卖掉了自己那一头引以为豪的秀发。而丈夫为了给心爱的妻子买一套漂亮的梳子,卖掉了祖传的金表。结果,两个人的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起不了作用的东西。不过,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礼物都宝贵的东西--真爱的无价。 夫妻两人买礼物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自己,都是为了对方着想,就如《木瓜》一样简单而真挚:你给我一个木瓜,我给你一块美玉,不是为了报答,只是为了两情相悦,只为了我们能够相爱。古代的男女,一相见便觉亲切,有爱慕就表现出来,干净爽朗的男女相悦。刚刚采摘下来的木瓜,随身佩戴的玉佩,信手拈来都是信物,随时相遇可定终身。欢快而活泼,怎能不让后世羡慕。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ls/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曝光又一个三无产品
- 下一篇文章: 广东湛江生态农业诱惑大雷州小伙回乡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