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话当中“唔孤寒”,大概是大大方方、不吝啬的意思。读罢广汽集团(.SH,.HK)年报后,功夫汽车第一印象就是这个词——“唔孤寒”。首先,广汽集团大方派息:年全年累计向全体股东派息20.48亿元,上市以来已累计派发现金股利超亿元,年度派息率均超过30%。可以说,从上市开始,广汽集团派息,从来“唔孤寒”,历年来都让股东点赞。在“铁公鸡”遍地的股市中,广汽集团成为汽车股“回报王”。其次,广汽集团大手笔投入研发:年广汽集团研发投入50.41亿,同比增加1.64亿,占营业收入比例8.44%,远超行业6%的平均水平。这也让广汽持续成为研发投入占比最高的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之一。研发上的“唔孤寒”令业界为之艳羡。当然,“唔孤寒”是需要底气的,更需要大格局。从年的年报中,我们可以窥视出这家头部汽车集团的稳健步伐与前瞻眼光,也可以读出行业寒冬之下,主流车企的破局与谋局之道。业内公认,年是广汽集团在年稳步前行之后的一次大起跳,是“强周期”新一次开启。因此,在功夫汽车看来,广汽集团目前在资本市场是被严重低估的,尤其在港股市场甚至是被“错杀”。一、“大方”派息,底气何在?宏观经济下行、贸易局势震荡、环保标准切换、新能源补贴退坡……年成为汽车行业的“寒冬之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广汽集团依旧取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业绩,成为凛冬下的一抹亮色。据广汽发布的年报显示,广汽集团(.SH,.HK)连同合营、联营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约3,.90亿元,合并营业总收入约.0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6.18亿元,实现每股收益约0.65元。在国内汽车行业持续下行、销量同比下降8.23%的严峻形势下,广汽全年汽车销量.22万辆,同比下降3.99%,优于行业水平约4.24%。销量位列全国前五,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约0.35%,助力企业经营保持稳健。同时,得益于广本、广丰的逆势增长,广汽投资收益为96.26亿元,同比增长6.92%,成为支撑企业净利润的关键。稳健的产销量表现,“两田”的强劲发挥,新能源业务的持续看涨,无疑是广汽集团在寒冬中“唔孤寒”,持续“大方”派息的底气所在。数据显示,年,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98%和17.59%。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和%,部分车型由于产能紧张在市场端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另一方面,广汽战略转型初见成效,广汽自主新能源汽车从去年以来一路看涨。年,广汽新能源销量辆台,同比增长%。其中,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AionS七连涨强劲势头,12月销量更达到台。广汽传祺也在年完成了系列升级,包括降库存、主力产品升级、营销体系升级等,改善效果明显。其中,广汽传祺战略车型第二代传祺GS4正式上市并得到市场的积极反馈,上市后首月销量突破1.28万辆。这三方面的成绩,无疑构成了广汽集团在年经营稳健的“三驾马车”,也是广汽在行业寒冬中“底色”不改的实力展现。二、“大手笔”投入研发,有何深意?众所周知,新能源、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变革,让汽车业整体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企业的诸多能力中,研发实力越发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过去,广汽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随着行业对先端技术依赖的增强,尤其是在向“四化”转型的关口上,广汽集团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可谓不余遗力,毫不“吝啬”。据财报显示,截至年年底,广汽研发人员数量达到人,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7.62%;年研发投入达50.41亿元,同比增加3.11%。研发占营业收入比例8.44%,远超行业约6%的平均水平。截至年,广汽集团研发投入已达到亿元。广汽对技术研发的高度投入,也产出了大量优质的成果。这不仅拓宽了广汽技术“护城河”的宽度,同时也进一步挖掘了深度。在报告期内,广汽推进53个整车项目,完成14款车型开发上市,完成首款自研米勒循环1.5TM发动机、自研7WDCT自动变速箱的开发,新增专利申请1,件,累计专利申请6,件,新增专利授权数件(其中发明专利件),累计专利授权数3,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值得一提的是,传祺GE3车型首次荣获国家级外观设计专利金奖、“GAC小排量汽油机平台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项目荣获中国内燃机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无疑,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广汽研发这条“护城河”也将越发宽广,更成为广汽抵御行业寒冬冲击的坚实壁垒。一个足以体现广汽研发实力的案例是,广汽集团的新能源车型与技术,纷纷导入到合资企业广汽三菱、广汽丰田等,并挂上“广汽LOGO”销售,市场反应不俗。这一举措开创了中国汽车业先河,更受到路透等海外媒体的极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pw/1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