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木瓜花,书写出别样的春天故事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桃花红、李花白、樱花粉……而木瓜花只不过是一抹易被忽略的红色。在这个与众不同的春天,让我们期盼阴霾早日散尽,看开满山坡的木瓜花书写出别样的春天故事。 (图片均摄于年3月1日清晨,感谢热情的主人。) “九九尽,春已归。”绵雨之后的乡村,空气格外清新。在红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一只斑花色的母鸡,正带着一群刚出窝的小鸡,在地边的粪堆里觅食,它的头顶是一树灿然开放的木瓜花。娇艳的花瓣,熟悉的清香,猛然间就让我想起了童年时故乡那一墙墙的木瓜花。 说一墙,是因为山区农民总喜欢把木瓜树种在园边地埂,用来做篱笆之用。其实在我的梦里,总想着有那样一个小院,房屋不用太大,有个小院,围墙是用栅栏做成的,上面爬满了牵牛花或是鸡爪花。调到小城之后,我就在当时自认为是城郊的地方买了个小院,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那些生机盎然的田园仿佛一夜间就消失了,我也不得不给自己的小院砌上高高的砖墙,把自己与外面喧嚣的世界隔离开来。 “嫣然一笑竹蓠间,桃李满山只粗俗”。童年的故乡,虽然贫穷,却弥漫着浓浓的人烟味。猪牛骡马鸡鸭鹅,基本家家户户都养,为防止这些畜生跑到地里偷食庄稼,每家每户都有给自己的田地围上高高的篱笆墙,有的栽剑麻,有的栽仙人掌,有的栽木瓜树……什么品种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上要有剌,让畜生不敢靠近。当时的乡村,那些桃呀,梨呀,杏呀,杜鹃,山茶,还有叫不出的种种野花,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在眼前,因此很少有人在意那一墙墙的木瓜花。 对于大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在那个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的年代,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是顾不上去关心木瓜花的美与丑,他们关心的只是这棵树收获时能换点钱,或者泡坛木瓜醋,用来拌凉菜或做豌豆粉的佐料。看看它的长势能不能砍了做成一副农具链枷,不用弯腰站着就可以打豆类,麦子等。然而木瓜花是任性的,不管有没有人 现在回想起来,那该是一幅多么富有生气的画面:坡上坡下,田间地头,一墙墙的老木瓜树虬枝旁逸随意伸展,枝上嫩芽初绿,木瓜花呈各种姿势,一个个花骨朵,饱满红艳,犹如初生婴儿的小脸蛋,讨人喜爱。有的乍露花瓣,层层递延,深浅错落有致,美得干净,如待嫁的少女。有的紧紧相拥,似乎显得有些朴实厚重,精心准备着,只等时间,即就开放,有的已明艳绽放,洒满枝头,或粉或红…… 那时,故乡的小河边长满了高大的柳树。春末夏初,到河边放牧的我们,就顺着河流在柳树的枯根上找寻柳菇,这种蘑菇很小,像细长的柄上倒扣着的一个个袖珍窝窝头。柳树间,大片大片的芦苇丛发出了嫩嫩的叶芽,有时能发现绣眉鸟精致的巢。为了防止夏天的河水冲毁酒家埂漫进田里,大人们也在芦苇丛间插上些木瓜树,因为木瓜树极易成活,根系发达。但我们很少见到河道边的木瓜花,大概是高高的芦苇把它们隐藏起来了。 在小城里工作后,第一次见木瓜花,是在巍宝山龙潭殿。时值初春,木瓜花开得正艳,尽管它花朵较小,却是花团锦簇,重葩叠萼,一树千花,在山中古老的宫观殿宇的陪衬下,显得古色古香,令人陶醉。导游介绍说,这花叫木瓜海棠,集观蕾、观花、赏果、药用于一体。我心中却暗想,这是木瓜么,干嘛不叫海棠木瓜,又或许,它就是木瓜与海棠近亲繁殖的后代。 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追求一种绿色健康生活。过去不干起眼的木瓜已成为山区部分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我经常在一位做木瓜醋的好友朋友圈里,看到他晒山地里规范种植的木瓜,春天娇美的花冬天累累的硕果,讲做出的醋如何的无公害,冰镇后清甜爽口,有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美容降脂瘦身之功效……而来巍山旅游的外地人也喜欢在南诏古街上买上三块一瓶的木瓜醋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桃花红、李花白、樱花粉……而木瓜花只不过是一抹易被忽略的红色。在这个与众不同的春天,让我们期盼阴霾早日散尽,看开满山坡的木瓜花书写出别样的春天故事。 责任编辑:陆向荣 巍山潮 文化周刊 挖掘南诏历史文化资源 培养巍山本土作家方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pw/5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恩施巴东野三关特产香辣木瓜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