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亩木瓜富了长阳土家山寨
长阳木瓜花海与云雾相映成趣,游客纷至沓来。(视界网王双跃摄) 三峡晚报记者黄善君通讯员杜强吴少林7月27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5万亩木瓜基地硕果累累。“虽然遭受持续一个多月的降雨影响,但木瓜很少落果,坐果率高。”长阳县林业局负责人说,今年木瓜将再次迎来丰收,为当地脱贫攻坚“输氧供血”,提供了有效的产业支撑。至今,长阳县利用退耕还林项目,发展木瓜面积超过10万亩。春季,木瓜花带动乡村游;秋季,木瓜鲜果销售和深加工,一条产业链在土家山寨粗具雏形,助力农民脱贫增收。退耕还林巧念木瓜经 年,国家启动首轮退耕还林。长阳县抢抓政策机遇,将退耕还林工程与“药用皱皮木瓜”产业建设有效衔接。通过20年的持续建设,榔坪镇在国道沿线,打造出5万亩高规格木瓜绿色经济产业带,“资丘皱皮木瓜”品牌重新焕发生机。木瓜成为宜昌市林业产业扶贫样板,也是我国的样板。 时间追溯到年。随着退耕还林开启,长阳县林业局在产业方向并不明朗的榔坪镇试水林特产业,发展“资丘皱皮木瓜”经济生态林。事实上,榔坪镇虽然耕地面积达12万亩,人均有3亩,但是由于此前“土豆+包谷”等传统农业占主导,而且土地石漠化严重,保墒保水效果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常年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人均年收入只有元左右。 县林业局为何将木瓜产业锁定在榔坪镇?此前,榔坪镇已经有老木瓜园亩,但因缺乏管理,病虫害较多,木瓜每亩产值仅元左右。虽然拥有老字号“资丘皱皮木瓜”品牌,但经济效益比较尴尬。 榔坪镇森林质量偏低,有用材林的土地偏少,杂灌木林居多,年降雨量毫米左右,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平均毫米的降雨量,森林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加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结构缺乏主心骨,当时属于宜昌18个最贫困乡镇之一。 长阳县林业局经过专家考证,榔坪镇虽然属于石漠化地区,却是木瓜的优质产区。在第一轮退耕还林项目落地期间,榔坪镇建设木瓜经济生态林两万亩,带动农民自发利用坡地、石漠化土地退出耕种,发展木瓜种植,全镇木瓜总面积达5万亩。 随着退耕还林的推进,长阳县木瓜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 年,长阳木瓜进入丰产期。同年,长阳首届榔坪木瓜花文化旅游节举行,昔日的山旮旯因木瓜花变得热闹起来,近农户平均新增木瓜收入近1万元。 石漠化地带生态环境改善 新发展的木瓜园收益颇丰,而老木瓜园却效益低下。症结在哪里? 还是粗放管理,技术落后。长阳县林业局技术人员走村串户,引导农民科学改造园林,让木瓜产业“深扎根、稳水土、能生财”。他们先后邀请97位专家授课,利用几年时间,户老木瓜园全部改造完毕,木瓜产量翻番,户均增收元以上。 并且,长阳县林业局对每一寸退耕还林的地块进行科学管理,木瓜亩产值近万元。农民将坡地、阳光不充足耕地、靠近森林的土地全部种上了木瓜,全县面积达到了10万亩。 木瓜产业给国道沿线石漠化区域的百姓带来真金白银。年,长阳县把木瓜当做土家山寨产业扶贫第一选项,促使榔坪镇80%扶贫户户均享受木瓜退耕还林补贴元。 有了补贴,就有了发展木瓜产业长达4年的收益空巢期的经济保证,木瓜发展氛围渐浓。两次退耕还林实施期间,长阳县一边利用退耕还林发展经济生态林,一边建设木瓜观光农业旅游配套设施,把基础设施改造也当做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 20年来,长阳县在木瓜主产区榔坪镇硬化乡村公路公里,修建木瓜观光旅游亭50个,打造关口垭和渠安头两个大型木瓜花文化旅游的文艺演出平台。旅游气候的形成,拉动了木瓜原产地旅馆、餐馆、运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长阳总投资近1亿元,建起木瓜旅游农家乐家,先后举办13届木瓜花文化旅游节。 近年来,该县积极引导企业深加工“资丘皱皮木瓜”系列衍生品,注册“资丘木瓜”商标;推动原产地农民先后注册成立数十家木瓜饮片、木瓜腌菜、木瓜酒等系列衍生品深加工企业,形成一个“资丘皱皮木瓜”的新兴小产业。长阳木瓜实现品牌化销售,深加工的跟进有效地防止了产业因为种植面积急速扩张带来的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巩固了退耕还林绿化成果。 当地企业家宋桥明与合伙人一起投资近万元,建起了木瓜深加工企业,精深加工木瓜系列衍生品,带动周边近人就业,木瓜酒、木瓜腌菜、木瓜小吃远销北上广深,把长阳土家族木瓜文化带到一线城市。 为了把木瓜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长阳县林业局在最初设计退耕还林建设经济林时,优先考虑生态林设计方案,高密度种植,利用根孽繁殖大力发展木瓜生物埂、木瓜生物挡土墙。 据统计,长阳县榔坪镇先后发展木瓜生物埂公里,营造木瓜生物挡土墙亩,加上5万亩木瓜基地在森林生态上发挥的作用,榔坪镇年降雨量由原来的平均毫米,增加到现在的平均毫米,长榔河流域水土流失减少50%以上,该镇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木瓜走廊助力产业脱贫 长阳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与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当中,发展适宜的产业成为最有效的保障。县长李军介绍,该县将木瓜、魔芋、油料等十大特色产业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全力支持发展,目前十大特色产业基地突破万亩。 榔坪镇关口垭村民秦明银,年近六旬,无力出远门打工。他对3亩木瓜地视若珍宝,精细管理,收获回报,单株木瓜树平均产量突破公斤,每棵产值突破元。 更为惊奇的是,关口垭村村民宋明景家的10亩木瓜,被中国林科院选为“中国木瓜选优研究”母树,亩产值平均达到1.2万元,年木瓜总产值达到12万元。 在长阳县榔坪镇社评村二岩湾,山高坡陡、偏僻闭塞,海拔高、光照弱、石头多、土壤薄,常年居住30户人家。林业部门坚持引导农户发展木瓜经济生态林,二岩户均发展木瓜10亩,随着木瓜挂果,平均每户木瓜产量近10吨,仅木瓜单项户均收入突破3万元。当地贫困户因此全部实现脱贫,成为远近闻名的木瓜“世外桃源”。 木瓜花文化旅游节也不断兴起,为农民带来实在利益。在榔坪镇木瓜旅游景点之一的关口垭村,宋明早一家三口开办农家乐,以赏木瓜花、吃木瓜菜、品木瓜酒、喝木瓜饮料为特色,招徕顾客,常年收入超过5万元。 如今,长阳国道沿线木瓜走廊经济带渐成气候,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有力的动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pw/5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7个在家丰胸小窍门丰胸的最快方法木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