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在哪里海淀学子们
五一假期刚刚过去 回到校园的你 有没有对接下来的端午节 充满期待 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印象 都加诸于假期之上 殊不知 传统节日本身的浓厚的意义 咱海淀的不少师生 对于传统节日的期待 就不仅之于假期 更多是那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让一个又一个传统节日贴近现代人的生活,让节日走进青少年的生活世界,成为他们珍贵的人生记忆?这需要重新恢复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引导青少年在节日纪念活动中,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成为节日教育的重要内容。 同时,每个节日都需要仪式感,否则节日就缺少了庄严的气氛,可能只剩下“吃喝玩乐”了。清明节需要诗会的仪式感,端午节等节日也需要仪式感。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还有编织五彩绳、制作艾草香囊等,在端午节里,一家人坐在一起读《楚辞》,品味《离骚》那久违的生命张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体悟能力,感知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 ——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 传承传统文化不是说说而已 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学校应该怎么做呢? 海淀各校不仅营造了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 还举办了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有的学校还开设了校本课程 接下来,我们就到海淀各校 去看看都开展了哪些活动吧~ 展示学校 星火小学 双榆树一小 翠微小学 清河中学 定慧里小学 建华实验学校 师达中学 一零一中矿大分校 星火小学 学校在年初成立了“丹雍书会”,每个寒暑假都会集中学习3天左右,以国子监官韵调学习诵唸《孝经》《大学》全本、《论语》部分章句。 年11月,转河书院揭牌成立,成为了学校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全新载体。书院成立后,学校以书院为依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有机融合,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并沿袭京派国学启蒙教育,经史典籍、传统技艺、齐家修身系列课程,积极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的机会,不断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里进一步落地生根。 此外,对于诗词的学习,学校还以晨读形式安排班级诵读,再结合学校文化节、诗词大会促进学生背诵。 双榆树一小 学校采取将古诗词文化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的方式展开。比如在春分节气,学校食堂为学生午餐提供:春分喝萝卜丝汤,伴随对春分节气的认识和了解,学生诵读了有关“春分”节气的谚语、古诗。春节,学校则开展了“传统中国年魅力中国风”的活动,通过写一副对联、剪一张窗花、讲一张年画、包一次饺子、逛一次庙会等六个方面将古诗词文化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滑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pw/8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想让胸部二次发育不妨试试多吃这5款丰胸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