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复旦花事之海棠与木瓜
海棠与木瓜 魏维 我甫一到复旦访学,便日日从南一门进入校园,每每舍近求远地向东绕到大草地边,却从未发现一株不起眼的灌木能开出花来。 它是一下子跃入我的眼中的。那颜色素白中着红晕,似水墨的点染,又如女子的淡妆。花开五瓣,三两朵一簇,贴枝而放,细枝有刺,叶小而泛红。在秋日里,这不过是一丛普通的灌木,一到春日,开出花来,却让人惊艳。 疑惑之际,无意中发现其中一株前挂着铜版标牌,上面写着: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网上稍加查阅,才知它就是《诗经·卫风·木瓜》中的木瓜海棠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古时男女爱情相赠,女子以木瓜,男子以美玉。 对于木瓜的解释可引《毛传》:“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尔雅·释木》:“楙,木瓜。”郭璞注:“实如小瓜,酢可食。”(《毛诗正义》孔颖达疏引作“酸可食”。)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引《果谱》云:“一名楙,一名铁脚梨树,丛枝,叶花俱如铁脚海棠。叶光而厚,春末花开,红色微白,实如小瓜,或似梨稍长,色黄如著粉,津润不木者,为木瓜,醋渍一日,食之益人。” 这样看来,这木瓜个头小,滋味也不太好,酸酸的,还需要腌制才能吃,并不是现代人常吃的具有丰胸功效的热带水果。古人言:“花木瓜——中看不中吃”。用这不好吃的木瓜相赠,又是为何呢? 据首都师范大学谷红丽考释,原始社会的生产活动中已有简单的性别分工,男子主要负责狩猎,女子主要负责采集。这种古老的传统在周代礼仪实践中仍保留下很多遗迹,女子以“榛栗枣脩”为贽就是其中之一。枣栗之类的采集、保存和干肉的制作一直是女子的工作,他们向男子、舅姑献上自己的劳动成果,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表明自己是一个勤勉、可以做好家务的女人。男子以昂贵的美玉回赠平凡的木瓜,正好呼应“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以表明情意之深。 沧海桑田,现代人的爱情标识早已替换成玫瑰与钻石,又有谁还识得这株木瓜?可那又何妨,女子们早已不用以勤勉,做好家务来标榜自己,都市女性们更是活得自在潇洒。抛开酸涩的木瓜,一赏娇艳的海棠,也是美事一桩。只是这木瓜海棠秋季结果,如今看到了这娇艳的花朵,却想到秋天要离开校园,不免惆怅,不知那时又会有何人在此处看这青青果实呢?好在校园里的垂丝海棠正扬起花苞,蓄势待放,再过几日,又有新一轮花事。 武夷微文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pw/9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斯柯达昊锐明锐西亚特德国大众旗下二
- 下一篇文章: 春节献礼牛踏飞霞献祥瑞,凤舞画屏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