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荒电池荒,暗流涌动的这一年丨2021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余昶)年的末尾,让人松了一口气,带着能够在年找到喘息时间的期盼;却发现,年也是行业激荡之年。这一年中汽车市场风云变幻,业界大事此起彼伏,让人应接不暇,不仅经历了各种“荒”,还迎来全球供应链的变革,也看到跑步入场与黯然离场。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频道对过去一年中发生的事情进行盘点,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1、芯片荒 芯片荒始于意外,累于人祸,最终贯穿年全年。在一年多的缺芯浪潮中,从整车到零部件企业,再到消费者几乎无一幸免,都受到波及。 首先是零部件与整车厂都遇到缺芯带来的极大压力,车规级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的短缺,从跨国品牌到自主品牌车企都曾出现阶段性停工减产。 (图片来源:英特尔) 从消费者端来看,停工停产让新车交付成为大难题。本网走访经销商时发现,蔚来、小鹏等企业为安抚用户,提出先交付车辆,等芯片资源不紧张后再补装的策略;而宝马、奔驰以及捷豹路虎等车企,选择减少车辆需要使用高端芯片的配置来缓解芯片短缺。新车市场车辆短缺引起连锁反应,二手车市场呈现火热,车商手中车源紧俏,二手车平均价格普遍升高。 纵观全球芯片市场,芯片短缺问题亟待解决,汽车芯片短缺问题更是迫在眉睫,希望各芯片供应商和消费类电子厂、汽车厂商等排除万难,砥砺前行,早日打破全球“芯片荒”的僵局。 2、电池荒 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不断释放,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随着增加。然而在年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企业经历了停产、破产、合并等导致产能收缩的动荡,导致供应紧张,全球动力电池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另外,电动汽车技术不断增加,对高端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大大提升,而目前动力电池呈现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现象。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电池短缺可以与芯片短缺一样,归属到供应链问题,因此导致的问题也是一致的。首先是部分车型停产,导致消费者提车难,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频道收到关于小鹏汽车和长安新能源的用户投诉,主要体现在车辆交付周期过长,而厂家回复也集中在电池短缺,导致部分车型生产不及时。毕竟没有部分芯片的车辆可以正常行驶,没有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就是装饰品。 从长期看,动力电池相比芯片问题要更加难以控制。芯片短缺是由最基本的供需关系失衡导致的,动力电池短缺问题则是因为市场整体技术进步和产能调整等,同时电池缺口还将伴随需求不断扩大,这将会使解决周期不断延长。 3、STELLANTIS诞生 年1月16日,世界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成立,根据集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yfyl/12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苗圩批评国内车企缺芯少魂不能光叫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