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春耕稳产业战脱贫,看洱源县战ldqu
云南网讯(记者翟芯冉通讯员樊娇艳)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全力促春耕、稳产业、战脱贫,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全面动员各镇乡、各部门同频共振,积极引导群众、公司、合作社抢抓农时,有序备耕,做到疫情防控严格落实,春耕备耕转型有力,服务产业发展有方,巩固脱贫有效。 群众、公司、合作社,三力齐发促春耕 社员在烤烟育苗棚间苗 春分时节,走进洱源县三营镇金秋烟农合作社烤烟育苗基地,社员们正在各育烟大棚里追肥、拉遮阳网、间苗、补苗。“我们加紧肥水管理、病虫害细节防治,基地里98个育苗大棚里的28万盘烟苗在合作社全体社员的精心管护下,比去年出苗期早、出苗率高。”合作社社长何小康告诉记者。 在三营镇龙村,群众正在秧田里覆肥,为绿色水稻种植做准备。 除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洱源县结合洱海保护的需要及脱贫产业的布局,更加突出环保生态产业的发展。在三营镇文士村的摩柯农业公司亩荷兰豆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种植基地,42岁的陈凤萍和3名贫困群众正按照技术人员的示范,认真给荷兰豆施叶面肥。陈凤萍总说她有使不完的劲儿,因为仅去年一年,陈凤萍在基地务工的收入就有3万余元。与陈凤萍一样,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多达户,收到该公司支付的务工收入万余元。 群众在基地给荷兰豆施叶面有机肥 除了公司、合作社的带动推进,洱源县的田间地头也有群众自发抱团发展、分散干活,确保不误农时。三营镇新龙村村委会上邑自然村的何春兰,自3月23日开始就在自家6分大的秧田里撒种、铺肥、覆膜,为同村其他6家邻居共计3亩的水稻育秧。据了解,截至目前,洱源县已育秧多亩,比去年同期增加亩。 挂包、驻村当“三员”,齐心服务稳产业 “种植不能跟着感觉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此前在牛街乡大松坪村脱贫产业的推广发展中,群众对扶贫工作人员引进公司,公司垫付资金扶持种植荷兰豆、签订合同保价收购等措施十分“不待见”。为有效推开疫情期间的产业发展,洱源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龚飞联合洱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发起“想对大松坪群众说几句真心话”的探讨后,才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与支持。 洱源县植保站农机人员开展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虫监测 为全力促春耕、稳产业、战脱贫,洱源县号召全县2多名挂包帮人员和4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化身“三员”,下沉一线,当好贫困群众疫情期间产业发展的“宣传员”“指导员”“服务员”,集中力量服务好各村各户的脱贫产业稳固发展。 洱源县植保站党员先锋队在右所镇蚕豆地里进行病虫害防治 除了保春耕推产业,时下,全县种植的9.78万亩绿色蚕豆已陆续进入采收期。针对疫情造成的青蚕豆滞销难题,洱源县扶贫办积极牵线搭桥,发动全县电商平台、组织电商能人,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多渠道拓宽销路,打通供需渠道。 部门、乡镇齐步走,步伐一致战脱贫 “农事紧又紧,男女老少忙田头;唱起调子栽下秧,到时好收成。”听着录音机里欢快的大本曲,茈碧湖镇大庄村委会汉登一组的王天池夫妇在木瓜花盛开的地里,正开心地除草松土。王天池告诉记者,前几天刚领了县里免费发放的有机肥料,他要尽快把有机肥撒下去,及时保花保果保丰收。 大庄村农户正在给木瓜地松土准备施有机肥 大庄村生态木瓜的种植面积达多亩,全村收到补助有机肥吨。洱源县针对疫情期间的保春耕促生产工作,不仅实施了小生产春商品有机肥补助4.2万吨的惠农政策,还将实施政策性投保计划面积9.65万亩,并对计划实施的7.68万亩绿色生态种植给予每亩元的绿色生态种植奖补、元商品有机肥奖补和元病虫害绿色防控奖补。 农户王天池夫妇准备施有机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洱源县农业农村局种植股股长马峰翔介绍,该局早已做好全县农用物资储备调查工作,并到田间地头进行小春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与此同时,运政部门畅通农资运输,切实增加市场供应;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肃查处假劣农资案件;水务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调度……县级各部门共同发力,全面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群众领取有机肥补助 疫情发生后,洱源县各乡镇根据实际,纷纷拿出实在的措施,保农资供应、助科技指导、促田间防护,加紧有序推进各镇乡既定的流域产业转型发展目标和脱贫攻坚产业谋划,奋力推进洱源稳固脱贫步伐。 来源:云南网 便民信息发布 本地服务、征婚交友、商家优惠、招聘求职、生意转让、顺风车、房屋租售、汽车交易、农林牧渔、打听事、二手物品、微商部落 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rybw/5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茈碧湖镇亩木瓜丰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