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经木瓜投木报琼,投桃报李
《礼记》中讲:“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善意,应当做出友好的反应,否则是不合乎礼节的。 春秋时期,狄人入侵了卫国,卫国国小力弱,无法抵挡狄人而遭遇大败,在危难时刻,许穆夫人返卫救国,出使齐国寻求帮助。齐桓公率领齐国军队击退了狄人,帮助卫人重返家园,并体恤卫国的艰难处境,雪中送炭,将很多的物资赠送给了卫国。卫国在漕地有文公中兴,得以复国,因此非常感谢齐国,无以为报,作诗以歌颂齐国恩德,表达永结同好之心意。正是这首《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jū)。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jiǔ)。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首短短的小诗是《诗经》中的名篇,简单明快,朗朗上口,其中“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和《诗经·大雅·抑》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生发出的成语“投桃报李”一样,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木瓜:植物名,形似黄金瓜,可食用,也可以赏玩。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匪:通“非”。木桃、木李:植物名。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中国种植木瓜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和今天所常吃到的来自南美洲的番木瓜不同。古代官宦之家多植于庭院,木瓜花苞在腊月已蕴涵,在春夏之际开放。花有红白二色,花美象海棠。因它色香兼备,凭添几分优雅和高贵。 诗中的木瓜、木桃、木李,都属于同一科的植物,花色鲜美、果实芳香,枝叶扶疏,是很好的观赏植物。 在后世的解读中,木瓜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其实不管解释为友情,恩情,爱情等等,我们读到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真诚深厚的情谊—— 有人赠我以自然馈赠的果实,我当报以最美好的玉器,有人以微小之物赠我,而我回报以重宝,犹是如此,还觉得不足以为报,但愿能与之长久交好。
木瓜本是平常物,只是投我木瓜之人是我之心仪。我拿什么回报你的情深义重,可能只有我的美玉才配得上啊!而我的美玉真的能配得上吗?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定的文化意味,在《淇奥》一诗中我们讲到,玉不仅是珍贵的石头,更代表一个人的美好德行,回报以美玉,非为报答,而是希冀感情温厚绵长,表达尊重、珍惜情感,不会轻易忘却之意。 这里的木瓜、木桃、木李与美玉的价值不可对等来衡量,彼此交换的是你我视为珍宝的彼此的情感。正如《静女》所言:“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在有情义的人眼中,它们已不是平常物。 抱有一颗真诚感恩的心,天地间万物皆可为礼。 如欧阳修的“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虽然跋涉千里,对方送给你的礼物只是一根轻轻的鹅毛,但是这根鹅毛背后所承载着赠与者的那份情谊却是深沉万分、纯粹而深厚。 感情是最不能以物质来衡量的。 今时今日,在有些人的眼里,常常将感情进行计算,计较于自己付出了多少,对方回报了多少,盘算着自己能够在这场交易中获利几何。这样的感情又怎能够“永以为好”呢? 对于生养了我们的父母,总是苛求给予的多少,而却忽略了他们赋予我们生命之大恩大德。人皆有来处,倘不懂得感恩,何以立于人世间呢? 汪国真的诗中写道: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亲爱的朋友,若你高堂得在,愿你们平淡生活亦有天伦之乐;若你得一有情人,愿你们两情相悦,永以为好;若你得一知已,愿你们投木报琼,岁月同欢。 如此人生足矣。 作者:沉默,沉墨国学创始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厦门推广中心负责人,公益书写全国行发起人,签约作者,国学主播,千聊书法讲师,自由跑者。以一颗赤子之心做有情怀的国学教育,俯而读,仰而思,淡计谋,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sltx/10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人笔记木瓜重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