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铃番木瓜较同类品种,亩产更高
品种来源:以‘穗中红48’番木瓜为母本,‘马来红’番木瓜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生长周期:天 适合推广月份:3-12月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在我省番木瓜主产区推广种植。 品质优势 1.‘红铃’番木瓜植株为实生后代,通过种子繁殖苗木。植株矮干、粗生。株性、植株长势及物候期均与同类品种基本一致。 2.‘红铃’番木瓜果实一致性、连续坐果率均比‘红铃’高,畸形果率比同类品种低。最低结果高度与同类品种基本一致。 3.‘红铃’番木瓜的商品果率为88.5%,比同类品种高3.3%;果实出浆率3.04%,比同类品种高0.02%;蛋白酶活力1.13×u/g,比同类品种低10.3%;其果形、果皮光滑度、果肉颜色、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度、保鲜贮藏期均与‘同类品种基本一致。 4.与同类品种比较,‘红铃’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RSV)田间发病较轻,耐寒性、耐旱性、耐涝性中等,与同类品种表现基本一致。 产量与效益优势 1.产量优势 ‘红铃’番木瓜的定植至初收时间为天,延续采收期为69天,与对照同类品种基本一致;两性株的单株商品果数为20个,比同类品种多11.1%;平均单果重为克,比同类品种重0.3%;果实平均株产为33.2公斤,比同类品种高11.4%;果实折合亩产千克,比同类品种高11.4%;蛋白酶原浆平均株产1.01千克,比同类品种高12.2%;蛋白酶原浆折合亩产.7千克,比同类品种高12.2%。 2.效益优势 ‘红铃’番木瓜亩产较同类品种高11.4%,按照每公斤割酶用番木瓜果肉0.5元计算,每亩较同类品种果肉增加收入近元。同时,‘红铃’番木瓜蛋白酶较同类品种高12.2%,按番木瓜蛋白酶30元/公斤计算,每亩较同类品种番木瓜蛋白酶增加收入近元。果肉和番木瓜蛋白酶合计每亩增加收入1元。 品种推广成效 生长特性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1.生长特性 (1)对环境条件要求 积温高、光照足、水分充沛的环境更适合生长,忌积水,水浸过畦面超过6小时,根会因缺氧死亡;生长适温为26℃~32℃,月平均温度在16℃以上,生长才能正常,在10℃左右,生长受抑制,5℃以下幼嫩器官开始出现受冻害现象。 (2)物候期 ‘红铃’番木瓜一般采用“秋播春植”的种植方式,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为定植期,4月底至5月初现蕾,5月底至6月初始花始果,6月中旬进入盛花期,9月底至10月初开始采收熟果,果实采收期为10~12月,青果和蛋白酶原浆采收期为7月中旬~12月底;‘红铃1号’为非转基因番木瓜品种,其生长周期为~天;果实的定植到初收时间为~天左右,延续采收期为75~95天;蛋白酶原浆的定植到初收时间为~天左右,延续采收期为~天。 2.病虫害发生情况 通过综合农业防治措施,环斑型花叶病毒(PRSV)田间发病轻,耐寒性、耐旱性、耐涝性中等。近三年没有发生毁灭性的病虫害。 栽培要点 适宜在10~11月进行播种和育苗,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定植,切忌在高温期进行定植。每亩种植约株,株距约厘米,行距约厘米。 肥水管理技术:挖好排水沟,准备好抽水机等排灌水设备,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喷水、滴水或水肥一体化设施。注意施肥的均衡性,忌偏施氮肥。 防风技术:合理施肥,使植株生长旺盛,主干粗壮;在台风季节使用绳子或竹竿辅助固定植株,可有效减少损失;台风雨过后,喷杀菌药预防病害。 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RSV)防治技术:新园地要远离旧番木瓜园及烟草园;避免连作,建议水旱轮作;在2月底至3月初定植,第二次发病高峰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育大苗,使植株壮旺和减少第二次发病高峰的影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耐病能力;传播源为蚜虫,定期防治;及时清除园地及附近的病株;使用网室大棚育苗及种植来防蚜虫。 其他栽培技术和其他番木瓜品种一样。 获得荣誉及其他注意事项 1.“红铃番木瓜新品种”获7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番木瓜新品种红铃的示范推广”获7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育种单位信息 ‘红铃’番木瓜 单位名称: 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陈军 联系 -, 邮箱: gzgss gz.gov.cn↓长按下图识别进入 “广东农技推广”小程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pw/10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十五周幼儿食谱
- 下一篇文章: 经常吃6种美食,有的人一周腰细3厘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