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百科全书摘录荒唐物理方术纠
(十六)荒唐部 1.魑魅争光 嵇中散灯下弹琴。有一人入室,初来时,面甚小,斯须转大,遂长丈余,颜色甚黑,单衣革带。嵇熟视良久,乃吹火灭,曰:“耻与魑魅争光!” 2.厕鬼可憎 阮侃尝于厕中见鬼,长丈余,色黑而眼大,著皂单衣,平上帻,去之咫尺。侃徐视,笑语之曰:“人言鬼可憎,果然!”鬼惭而退。 原来鬼也是外贸协会的,怕被说长相丑。 (十七)物理部 1.比较靠谱 川椒麻人,水能解。带壳胡桃煮臭肉,肉不臭。 蓖麻子水研写字,只如空纸付去,以灶煤红丹糁之,字即现。蓖麻子油写纸上,以纸灰撤之,则见字。 古代的隐形字。 洗字,扇头绫轴上讹字,用陈酱调水笔蘸,照字写上,须臾擦去,无痕。 鸡子清调石灰粘瓷器,甚妙。 无故蚁聚及移窠者,天必暴雨。 蚯蚓出,亦然。 染头发,用乌头、薄荷入绿矾染之。油手以盐洗之,可代肥皂。 2.不那么靠谱 黑鲤鱼乃老鼠变成,鳜鱼乃虾蟆变成,鱼乃人发变成。柳絮经宿,即为浮萍。 妇人月信断三五日交接者是男,二四日交接者是女。 血污衣,用溺煎滚,以其气熏衣,隔一宿以水洗之,即落。血污衣,即以冷水洗之即去。 洗血污衣有两种方法,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写错了。 (十八)方术部 书中记录的方术荒诞不经的太多,以下摘录一些比较有趣的部分。 治脚麻法,口称木瓜曰:“还我木瓜钱,急急如律令!”一气念七遍,即止。 脚转筋疼,书木瓜字于疼处,则止。 遇人捕鱼鳖飞禽走兽之属,但念“南无宝胜如来”,捕者终无所获。 赌骰子咒云:“伊帝弥帝,弥揭罗帝。” 妇人怀娠欲成男者,以斧密置床下,以刀口向下,必生男; 连赌博都有方术,这算不算出老千? 食鱼骨鲠,取罾覆头,即下。 除夜五更,使一人房中向窗扇,一人问云:“扇恁么?”答云:“扇蚊子。”凡七问七答,乃已。端午日五更,亦然。 树不生果,除夜着一人伏树下,一人持斧问云:“你生果否?不生,斫汝作柴!”树下一人应云:“我生!我生!”是年即结实。 读书灯香油一斤,入桐油三两,耐点,又辟鼠耗。 以盐置盏中,省油。 以姜擦盏,则不晕。 纠正常见的错误认知 1.日落九乌 乌最难射。一日而落九乌,言羿之善射也。后以为羿射落九日,非是。 即后羿射日其实射落的是乌鸦。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也可能是错以为射日的原因。 2.曹娥碑 在曹娥江浒。汉上虞令度尚所立,尚弟子邯郸淳所撰,蔡邕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隐“绝妙好辞”四字。魏武问杨修曰:“解否?”修曰:“解。”魏武曰:“卿勿言。”行三十里始悟,乃叹曰:“吾不如卿三十里。”按:魏武不曾过钱塘,所见碑应是拓本。 考证有据,推论合理。 3.山 呼 汉武帝登嵩山,帝与左右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后人袭之,遂名“山呼”。 “山呼”其实是三呼。 4.汉 寿 在四川保宁府广元县。汉封关公为汉寿亭侯。汉寿,邑名。亭侯,爵名。后人称寿亭侯者,误。 人们看《三国演义》常以为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汉朝的寿亭侯,其实指食禄于一个亭的侯。 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禄于乡、亭者称为乡侯、亭侯。 5.五大夫松 秦始皇登泰山,风雨暴至,避于松树之下,封其树为“五大夫”。五大夫,秦官第九爵。今人有误为五株松者,非也。 五大夫是官名,不是五颗松树。 6.下马陵 董仲舒墓在长安,人思其德,过者下马,人谓之下马陵。后世误称虾蟆陵。 7.亥 豕 子夏见读史者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曰:“非也,己亥渡河耳。”问之鲁史,果然。 古书传抄中难免有错误,这里把渡河时间错为三头猪,也真是清新脱俗了。 8.目不识丁 唐张弘靖曰:“天下无事,尔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个字!”“个”字误书“丁”字,以其笔画相近也。 现在的解释是,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原文本是“一个字”,被误写为笔画相近的“一丁字”。 9.舞剑器 《剑器》,乃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而雄装之,其实空手舞也。见《文献通考》。 这个名称确实容易误导人,以为是持兵器跳舞,见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10.黎园子弟 唐明皇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黎园,谓之黎园子弟。居宜春北苑。时有马仙期、李龟年、贺怀智洞知音律。安禄山自范阳入觐,亦献白玉箫管数百事,皆陈于黎园。自是乐响不类人间。 现在称为梨园子弟。 11.沐猴 小猴也,出罽[jì]宾国(古西域国名)。史言“沐猴而冠”,以“沐”为“沐浴”之“沐”者,非是。 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觉,看到后面的“冠”,就以为前面的“沐”必然是沐浴了。 12.杜撰 五代广成先生杜光庭,多著神仙家书,悉出诬罔,如《感遇传》之类。故人以妄言谓之杜撰。或云杜默,非也。杜默以前遂有斯语。 有人说“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其实在他之前的杜光庭就已经是“杜撰”了。 13.猫 出西方天竺国,唐三藏携归护经,以防鼠啮,始遗种于中国。故“猫”字不见经传。《诗》有“猫”,《礼记》迎“猫”,皆非此猫此。 《诗·大雅·韩奕》云:“有猫有虎。”《礼记·郊特牲》云:“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这里的猫应该是山猫之类的野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pzff/10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不知道的木瓜冷知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