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尝新节
白族尝新节 秋风送爽,稻穗初黄的仲秋时节,洱源县白族村寨里的农家,又喜气洋洋地欢度本民族的传统农事节日--尝新节,“初享”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 尝新,白族话叫“茵果等” 过尝新节前几天,穿戴一新的大妈大嫂、姑娘媳妇,头戴麦秸草帽,身背竹编背篓,到稻田里采选早熟、丰盈的稻穗。一些大妈大嫂下田前,还把点燃的红线香,插在田埂上。于是,丰收在望的田野上,轻烟袅袅飘逸,欢声笑语荡漾…… 人们把采选回来的稻谷晒干后,或用水碓舂打,或用木臼石臼舂打。在这些日子里,一个个白族村寨里的舂米声,犹如一曲曲既富有节奏,又和谐悦耳的田园乐曲。 过尝新节这天,中老年人和儿童,喜欢在村里的大青树下,或听人唱调子或兴致勃勃摆龙门阵;男女青年喜欢到碧波荡漾的海边、到稻穗飘香的田坝里,在龙头三弦伴奏下唱起白族小调;各家各户的主妇,则在家中煮新米饭,做“八大碗”……… 丰/收 /12/02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人们端着筵席,点着香火,先到田坝里祭“田公地母”“五谷神王”,再回家祭“灶王府君”“列祖列宗”。之后,才围坐在桌子周围,共进晚餐。 尝新节的晚餐是很丰盛的。诸如排骨炖牛街荷包豆、白木瓜炖鸡、油煎乳扇、泥鳅钻豆腐等当地白族风味佳肴,在很多人家的席面上都能看到。 洱源白族农家过尝新节,没有固定的日子。哪个村子或哪些人家哪一天过尝新节,要由稻穗成熟的早晚来决定…… 白族过尝新节的习俗源远流长,由来已久,明代学者谢肇浙在其《滇略·风俗》中,就记写下这样的文字:“夏秋之交,稻向未熟,先取其稚穗,致馈于亲厚,谓之尝新。” 这些年来,哪家的责任田种得好,选用的是什么新品种,有哪些科学种田的措施方法,往往成了过尝新节这天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历史悠久、古朴别致的白族尝新节,而今又辉映着新时期的光彩。 值班编辑:李涵曦 文:《风情洱海源》 图:源于网络(侵删) 白语茶座:dv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pw/10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湖南幼专附属幼儿园美食周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