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

为葫芦科冬瓜属草本植物,果实长圆柱状居多,也有近球状的。大型瓜有硬毛和白霜。

名不副实

冬瓜可能是最名不副其实的蔬菜之一。它喜温、耐热,适应的生长温度比其它瓜类蔬菜都高。除非是大棚技术,冬瓜主产于夏季,并不是冬天的瓜。

自然条件下,冬瓜的成熟期比西瓜稍晚。未成熟的冬瓜在夜间有时会被偷瓜者当成西瓜偷走。

它之所以叫冬瓜,是因瓜成熟后,瓜皮表面会蒙上一层白粉状的蜡质,很像冬天的白霜。因此也称“白瓜”。

西瓜、南瓜、北瓜(虽然也是南瓜的一类)都有了,因此叫它东瓜的也有。又因其外形多为椭圆形,酷似枕头,也有“枕瓜”的别名。另有个别人称冬瓜为水芝(与荷花抢注啊!)或濮瓜的。

冬瓜起源于中国和东印度,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各地地区均有栽培。云南西双版纳还有果形较小的野生品种。

中国从秦汉时的《神农本草经》就有冬瓜栽培记载;

东汉张揖(3世纪初)撰《广雅·释草》中有冬瓜的记载,当时称其为地芝;

6世纪北魏《齐民要术》中记述了冬瓜的栽培及酱渍方法;

9世纪日本开始有记录;

16世纪印度有了记录;

欧洲在16世纪开始栽培;

19世纪由法国传入美国;

非洲是20世纪70年代后才由中国传入。

冬瓜与黄瓜、甜瓜、南瓜、西瓜、笋瓜、西葫芦等葫芦科的蔬果一样,是雌雄同株。两种花区别很明显,雌花一出生就自带“小瓜”。

所有的瓜类,若水肥和光照条件不好,就会只开雄花不见雌花。白忙活一季不结瓜,狗咬尿泡空欢喜。

冬瓜是冬瓜属里的独生子女,只有1个种。栽培选育的结果,分为果皮有蜡粉的粉皮种和无蜡粉的青皮种,也就是俗称的白皮冬瓜和黑皮冬瓜。

为了适应北方低温天气和市场需要,培育出了早中晚不同品种,加上大棚温室,春夏秋三季都有产。

节瓜

广东、广西等南方省区普遍栽培一种小型冬瓜变种,叫节瓜,又名小冬瓜,毛瓜。果实小,为短圆柱形或长圆柱形,比黄瓜略长而粗。

节瓜由于株形小,早熟,很快被蔬菜种植狂魔大省山东引入,迅速发展大棚温室栽培。秋天育苗,冬、春蔬菜淡季时上市供应。尤其是春节期间,运往京津很受欢迎。

香芋冬瓜

这种从台湾引进的特色迷你冬瓜新品种,扁球形。

肉厚致密,具有荔浦香芋的味道,香味浓郁,最适合做冬瓜盅。

大滋希味

冬瓜比其他瓜类味道都淡,哪怕有一点点甜和香,也不至于落得个没人生吃它的境地。

冬瓜既然本身就是缺滋少味,作为清淡食材,于荤腥大餐之后解腻不错。

冬瓜入馔往往借助其他食材之味,比如配海带、虾米、淡菜、排骨、海参,或者单独红烧皆可。

冬瓜主要经济价值在于耐贮运,种植成本低,产量高,还容易长的很大,因此价格也普遍便宜。再就是好清洗,懒人最喜欢。

这些特点令其成为家庭、食堂、饭馆的大众蔬菜,也非常适于成为现代化食品加工的良好原料。

冬瓜可加工制成冬瓜茶、冬瓜糖等。

正因为冬瓜味道寡淡,它想冒充什么都很容易。

经常用于制作糕饼的果料馅等,比如果味月饼。现在食品工业,各种香精都能合成出来。

用冬瓜蓉最多的恐怕是凤梨酥,放着这么便宜的材料不用白不用。

当然早期凤梨酥的馅料是真凤梨做的,现在也仍旧会有少量真的。

绝不冬瓜

比如厦门有个做凤梨酥的店,广告词就是“绝不冬瓜”。

冬瓜已经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各类新型食品及保健品的加工了。

臭冬瓜

冬瓜本身欠味,口重的人总有办法加味。宁波有个特色风味名菜臭冬瓜。

宁波当地人有“三日不吃臭咸菜,脚步迈不开”的习惯,味道很淡的冬瓜自然不会放过,必须给它整臭再吃。

将冬瓜切块,焯水八成熟,沥水冷却后抹上盐,装入甏内,加入臭卤,封口后防止发酵,半月后随需食用。

浙东一带,不仅喜欢臭冬瓜,还有臭咸菜、臭毛豆、臭豆腐、臭苋菜梗、臭芋艿蕻等,只要是臭气熏天的腌菜都喜欢。

其他一些沿海地区,如江苏的兴化地区,也有类似习俗。看来这与常吃海产品有关。

多重功能

冬瓜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各种营养均有,但不特殊。不过因其质嫩较易吸收,非常适合体虚消化力较弱者食用。其中含维生素C27mg/g,不算太低了,相当于橙子的一半,且比苹果还高很多呢。

冬瓜能量很低,其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所以冬瓜充当了减肥餐的重要角色。

冬瓜性寒味甘,清热生津,辟暑除烦,最适夏食。

冬瓜有利尿消肿作用,尤以冬瓜皮利尿作用见长。连皮一起煮汤,效果较明显。

冬瓜子

又称白瓜子、瓜犀,含营养素较丰富。

冬瓜子具有清肺化痰,健脾养颜、消痈排脓的功能,与冬瓜皮皆可入药。

茶泡

广西玉林地区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茶泡。

是以冬瓜或木瓜为原料,经过工匠十几道工序及多达50多把的錾制工具精心制作,雕成了一片片精美的茶泡。

玉林茶泡既是一种味道清甜的泡茶甜品,也是一种美观观赏的工艺品,在宋代已有了。玉林茶泡旧时是用于婚庆嫁娶及春节招待贵宾的,现传承人已不多见。

传说学剃头,师傅让小学徒用冬瓜代替脑袋练手。

就怕养成习惯,以后真剃头刮完后仍当成冬瓜把剃刀戳在上边!

块头趁手

冬瓜有大有小,营养都差不多,小个头的更适合家庭。

若论口感,还是体大肉厚的好,最好是那种表皮有白粉,沉重结实,质地细嫩,果心不空的大冬瓜。孙悟空挑兵器也是挑大的拿。

太大了也有问题,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极易污染变质。虽说菜场上可切片,有时不免有剩余,比如网上订购配送的。

整个的冬瓜好办,贮存时不要碰掉冬瓜皮上的白霜,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一个月没问题。

冬瓜若是切开,待切面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黏液后,取干净白纸平贴在上面抹平贴紧,存放3-5天可新鲜不坏。用食品薄膜贴,存放时间会更长。

以上图片未注明出处者,一般来自网络

原创不易,敬请







































合肥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yfyl/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