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胶囊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30805/4232366.html

在南川区中桥乡中溪村的一片山坡上,笔者看到,村民正在地里锄草、施肥,木瓜苗在村民精心的浇灌下长势喜人。今年,该村通过探索土地入股方式,引进木瓜等产业发展,增加村民土地收入和务工收入,让闲置撂荒地生“金”。

前几年,中溪村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发展几乎空白,成为全区相对滞后村。

去年,村委会通过深入调查,决定利用闲置地,引进大户成立公司,村民以土地入股,让村民成为“股东”。

首先被相中的是木瓜产业,该村采取“大户+农户”发展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发展这一产业。

在木瓜种植的前3年,村民作为土地承包者,仍可在地里间种玉米、蔬菜、洋芋等作物。3年后,木瓜开始有收益,所得收入按照“”比例分配,村集体占一成,作为产业发展后续资金;村民占两成,作为土地收益;业主占七成。发展过程所需要的种苗、肥料、人工、技术等全部由业主负责,优先解决村民在基地打工,业主同样按每人每天60元支付工资。

也就是说,村民只出土地,享有收入分配权利,其它全部由业主负责,而且村民分配比例,按每三年递增10%,直至增至50%。

“村民土地入股,收入是仅流转土地的好几倍,业主也省了一笔土地流转费,实现村民和业主双赢。”赵秋桦说,将村民手中土地进行流转整合,一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率,盘活闲置土地;另一方面提高农民产业发展参与度,村民更有积极性,施肥管理更用心。这样一来,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收入提高了,实现脱贫致富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赵秋桦算了一笔账:川木瓜亩产斤,按照市场价2元/斤,亩收入元,村民占两成,亩收入元。如果仅流转土地,因大多是闲置撂荒地,每亩流转费在元左右,远远低于入股收益。除此以外,再加上务工收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目前,该村通过土地入股发展川木瓜多亩,涉及农户多户,年就可结瓜见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guaa.com/mgxgls/11065.html